探访广东省重点建设项目——亚洲最大的火车站综合枢纽之一的白云站施工现场,工人们正日夜奋战,确保2023年底竣工交付。 南都、N视频记者 邹卫 摄
新华社电 近日,中共中央、国务院印发《质量强国建设纲要》,这是指导我国质量工作中长期发展的纲领性文件。国新办16日举行新闻发布会,市场监管总局、国家发展改革委、工业和信息化部有关负责人分别从阶段目标、工业品质量、民生消费质量、增强企业质量和品牌发展能力等方面介绍了纲要相关情况。
“三个体系”建设
市场监管总局副局长田世宏介绍,纲要设定了两个阶段目标。到2025年,从六方面对实现质量整体水平进一步全面提高,中国品牌影响力稳步提升,人民群众质量获得感、满意度明显增强,质量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作用更加突出,质量强国建设取得阶段性成效等目标进行了细化。展望2035年,质量强国建设基础更加牢固,先进质量文化蔚然成风,质量和品牌综合实力达到更高水平。
田世宏说,把握纲要明确的主攻方向,具体可以概括为“三个体系”建设,建设更适配的质量供给体系、建设高水平的质量基础设施体系、建设现代化的质量治理体系。
质量基础设施建设
纲要针对质量基础设施建设作了专门部署,以专栏的形式设定了“质量基础设施升级增效工程”,并对打造质量技术机构能力升级版、建设国家级质量标准实验室、完善技术性贸易措施公共服务作出了部署安排。
田世宏介绍,质量基础设施是促进产业发展、科技创新、国际贸易和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技术基础,主要包括计量、标准、检验检测、认证认可等要素。无论是载人航天、深海探测,还是万物互联、人工智能,包括家政服务、医疗养老、网上购物等社会生产生活的方方面面,都离不开质量基础设施的支撑保障作用。
打造区域质量发展新优势
市场监管总局质量发展局局长黄国梁介绍,纲要部署实施“区域质量发展示范工程”,将推动质量强省、质量强市、质量强业向纵深发展。下一步,市场监管总局将会同有关部门,紧扣重大区域战略,打造区域质量发展新优势。
增强产业质量竞争力
纲要提出,增强产业质量竞争力,推动工业品质量迈向中高端。工业和信息化部科技司负责人毕开春介绍,认真贯彻纲要部署,将锚定新型工业化及实现产业质的有效提升这一战略目标,不断推动制造业高质量发展。
深入实施质量提升行动
评论列表 (0条)